首页->共享中心->数据库中心->农业环保专家数据库
记录 1 到 5 (总共 212)
                                     
姓名:宋祥甫
性别:
出生年月:1956.2
籍贯:浙江
民族:
文化程度:博士
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日本九州大学
毕业时间:1995.03
专业:农学
现从事的工作: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
行政职务:
部门:
类别: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
工作时间:1977
懂何种外语及程度:日语,熟练
是否院士:False
是否博导:False
特殊津贴: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工作经历:1977年分配到浙江省农科院;1983年调入中国水稻研究所;2002年调到现单位工作。1985—1995年期间,分阶段赴日本九州大学留学,分别于1988年和1995年获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生理学和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和在研科研项目共23项。主要学术成绩和创新包括:(1)开创了利用人工浮床在自然水域水面无土种植陆生植物的研究领域;(2)提出并开创了利用浮床陆生植物净化污染水域的研究领域。
代表论文、著作:1. 宋祥甫,等.一种水上种植植物的方法发明专利(ZL91100234.0) 2. 宋祥甫,等.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环境科学学报,1998,18(5). 3. 宋祥甫,吴伟明.水稻水面无土栽培.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
获奖情况:
通讯地址:上海市北翟路29
邮政编码:201106
E-mai:songxfu@263.net
电话:021-62200848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姓名:宋于芳
性别:
出生年月:1954 .10
籍贯:沈阳市
民族:
文化程度:博士
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
毕业时间:2000
专业:生态学
现从事的工作:污染生态学
行政职务:
部门:
类别: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工作时间:1978
懂何种外语及程度:英语,熟练
是否院士:False
是否博导:False
特殊津贴:
主要工作经历:1978-198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83-现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国毒理学会生态毒理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土壤学会理事,生态学杂志编委。沈阳大学应聘兼职教授。1990年及1992年?1993先后赴德国生态化学所参与国际生态合作(CERP)项目研究;1997年及2000年应德国柏林技术大学邀请进行合作研究。该项目由德国教育科技部(BMBF)资助。 多年来主要从事土壤污染生态化学,污水生态工程处理研究及生态毒理学研究。近年来参加的主要研究项目有, 国家攻关项目“土地处理系统实用化成套技术研究”, 中国 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土壤清洁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土壤复合污染生态毒理诊断与预警系统”;“石油及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次生污染物生态过程研究”。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发表文章40余篇, 参与编著4部。
代表论文、著作:1,宋玉芳,常士俊,李利,马学军,孙铁珩,1997,污灌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积累与动态变化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8(1):93?98 2,宋玉芳,许华夏,任丽萍等,2001,两种植物条件下土壤中矿物油和多环芳烃(PAHs)生物修复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2(1):108?11, 3,周启星 宋玉芳,2001,植物修复的内涵及研究进展,安全与环境学报1(3):48-53 4,孙铁珩 宋玉芳,2002,土壤环境污染的生态毒理诊断方法研究进展,环境科学学报,22(6):166-1715 Song YF Jing X Fleishmanna S and Wilke B-M. 2002 Comparison study of extraction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Hs from soils ansd sediments. Chemosphere 48:993-1001
获奖情况:
通讯地址:沈阳市文化路72
邮政编码:110016
E-mai:Songyufang@hotmail.com
电话:024-83970373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姓名:孙波
性别:
出生年月:1968.05
籍贯:江苏六合
民族:
文化程度:博士
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毕业时间:1995.07
专业:土壤学
现从事的工作:土壤质量的空间变异及演变规律
行政职务:土壤分中心常务副主任
部门:
类别: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工作时间:1992
懂何种外语及程度:英语,熟练
是否院士:False
是否博导:False
特殊津贴:
主要工作经历:1992年起,将3S技术引入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研究中,绘制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肥力时空评价图(1:400万)。1996~1997年在法国科研和开发研究中心(IRD)作1年博士后,研究红壤酸化过程,揭示了溶液Al形态变化与养分淋溶的关系。1998年起任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和模型研究了红壤丘陵区土壤肥力和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变异机制。1999~2000年在英国旱作研究所-洛桑试验站(IACR-Rothamsted)作1年博士后,研究重金属污染及治理,采用有机溶剂淋溶-铁铝氧化物固定-植物吸收综合治理污染土壤,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土壤不同形态的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活性、生物中重金属含量间的相互关系。2001年11月~2002年2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访问学者,研究区域农田氮素淋溶模拟研究。2002年起任所知识创新工程“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和演变规律”课题组长,主要开展区域农田养分迁移模拟和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空间变异模拟研究。目前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
代表论文、著作:1. Sun, B., R. Moreau, R. Poss, A. Aventurier and P. Fallavier, 2000: Effect of slaked lime and gypsum on acidity alleviation and nutrient leaching in an acid soil from Southern China.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52:1-9. 2. Sun B., et al., F. J. Zhao, Young, S. D., A. Tye, S.P. McGrath, 2001: 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in contaminated soils with EDTA. Environment Pollution, 107. 3. 孙波, 赵其国, 闾国年. 低丘红壤肥力的时空变异. 土壤学报, 2002, 39(2): 190~198. 4. 孙波. 红壤肥力和养分循环(第四章). 见赵其国著,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130~197.
获奖情况: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
邮政编码:210008
E-mai:bsun@issas.ac.cn
电话:025-3615019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姓名:孙 桂 兰
性别:
出生年月:1948.12
籍贯:山东齐河
民族:
文化程度:大学
学位:
毕业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1976.07
专业:农学
现从事的工作:农业环境保护
行政职务:副站长
部门:
类别: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
工作时间:1976
懂何种外语及程度:日语,熟练
是否院士:False
是否博导:False
特殊津贴:国务院特贴
主要工作经历: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和环境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该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被农业部、省农业厅评为先进工作者。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研究课题12项,其中5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和参编著作9部、100余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其中5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和发表。主持制定农药残留等相关标准7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国际技术和作项目2项,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代表论文、著作:代表论文、著作: 1、《生态农业概论》 主编 1992年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在生态农业评价中的应用》 独著 1993、4 农村生态环境;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主编 2002年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4、《中国有机废弃物农业利用生态工程》 独著 1996、7国际生态学工程学术会论文; 5、《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存在问题与对策》2001年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获奖情况: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闵子
邮政编码:250100
E-mai:Jnsgl@163.com
电话:0531-8526349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姓名:孙红文
性别:
出生年月:1967.07
籍贯:山东
民族:
文化程度:研究生
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毕业时间:1994.07
专业:环境化学
现从事的工作: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行政职务:副院长
部门:
类别: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作时间:1994
懂何种外语及程度:英语,熟练;日语,一般
是否院士:False
是否博导:True
特殊津贴:
主要工作经历:1994年参加工作,1999年至2001年在日本大阪大学环境工学系做博士后。目前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兼环境科学系主任,受污染环境修复与绿色化学研究所所长,《环境化学》编委。曾参加或主持国家基金的重大、重点及面上项目、国际交流及天津基金项目9项。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项,主要有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2项、天津市基金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和土壤环境中微量污染物行为、毒性和去除技术。
代表论文、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10篇SCI摘引,其中 1. Long-term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PAHs on model solids: modified silica gel and humic acid, Water Res., in press. 2.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butyltins on sediment of Haihe Estuary, China, In Series book of ACS, , Oct, 2002, pp506 3. Bioaccumulation of butyltins via an estuarine foodchain,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 2001, 125: 55. 4. Study on the physiology and degradation of dye with immobilized algae,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 and Immobilization. Biotechnology. 2000, 8: 347.
获奖情况:
通讯地址:天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300071
E-mai:sunhongwen@eyou.com
电话:022-23509241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农业环境监测总站
Email:aemc@ca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