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生物多样性编目》课题工作通讯(IX)

 

各省环保站《农区生物多样性编目》课题协作组:

   

祝贺大家初步度过了非典的最严峻时期。非典的威胁依然存在,希望大家继续保持严格的防护措施;同时遵照中央关于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发展的指示精神,坚持搞好《农区生物多样性编目》课题协作的工作。

课题在第二次研讨会后,要求各省环保站课题协作组在615日前完成剩余的条目编写工作,考虑到“非典”疫情对工作的影响,将时间延期到715日,希望大家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注意身体健康。下一段各省主要任务是,依照第二次研讨会的要求:完成全部条目的编写;特别注意补充以下薄弱专题的条目;完成各省农区生物多样性综述(每省一篇)。

各省专题条目编写工作已到收尾阶段,截止到200363日,课题中心组共收到条目487条。海南、内蒙古等省在电话中表示在615日之前完成规定的条目稿,新疆在第二次研讨会后寄来30篇条目稿。吉林、山东已完成全省综述。其它省也有寄来的条目稿,在此不都写了。

在收到的条目稿中,各专题编写的数量不均衡,有些专题编写的条目数与计划相比差距太大,需加强。这些需加强的薄弱环节是:专题336条(计划100条)、专题521条(计划50条)、专题635条(计划是100条)、专题713条(计划是30条)。课题组在课题计划中提出的条目数是根据全国的情况和手头掌握的信息制订的,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课题中心组发的资料和各个工作通讯,尽可能多的反映本省农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附件1:为了避免遗忘,把上次通讯已经发给的省级农区生物多样性综述提纲再发一次,如下。

 

xx省农区生物多样性综述

 

(提纲)

------------以河南省为例

 

(前言)------(可以不标出该标题)

河南古称“中州”、“中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殷商文化遗址就坐落在本省的安阳市。适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孕育了早期农业,使本省成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至今本省的粮食、油料、棉花、烟叶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在全国也占据前列位置。(开头就这样几句重要的话,不要太长)

            自然条件概述(要简明)

1.1 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处于华北平原南部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总面积、总人口、耕地面积、农业人口、不靠海。

1.2 气候状况  包括定量描述主要气候指标(平均雨量与最高最低年份雨量、雨季月份与占全年雨量%、年均温度、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与月份)、积温、无霜期;日照时数);雨量等主要气候指标在省内不同区域的差异与分布;气候特点评述;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发生频率。

1.3 水文特征  包括:水系(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湖泊水库及其面积和蓄水量等)、年均径流总量和年际差;地下水总储量与分布;水资源数量与分布的有效性评价。

1.4 土壤与土地特征  包括主要土壤类型、比例与分布;土壤与农业关系的评价;土地类型(山地、黄土高原、丘陵、平原、水面)面积、比例、分布;农林牧渔业用地面积比例与分布:土地与利用特点评价。

            农(牧渔)区生态系统概述(重点部分)

本省农区生态系统简介,包括:旱地(包括菜地)(分布区与总面积)、水田(分布区与总面积)、各类经济作物(包括果茶等)种植园()、草地(包括草山草坡)()、农业类自然保护区()、农区其他荒地(边际土地,包括农用林地、零星荒地等)()、湿地()。(最好有分布地图)

2.1 旱地生态系统  旱地各类作物用地面积、产量、主要分布地区一览表:旱地系统生态特点、经济地位、主要生态问题与分布的评述。

2.2 水田生态系统  内容同上。

2.3 种植园地生态系统  内容同上。

2.4 草地生态系统  草山、草坡 和其他草地面积、分布、畜牧业利用简况的列表或叙述;草地系统生态特点、经济地位与主要生态问题与分布的评述。

2.5 农业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包括:保护区名、面积、保护区属性、主要保护对象、建区年、主管者单位名的一览表或叙述;保护区生态特点和问题评价。

2.6 农业边际土地生态系统  主要包括:农区残存荒野地(包括农用林地、草地、草山、草坡)分布与面积、包含的主要野生动植物种类的列表叙述;边际土地生态系统特点、保护重要性和问题的评述。

2.7 农区湿地生态系统  包括各类湿地(水田除外,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水库、海岸)名称、面积、分布、包含的重要野生动植物和鱼类名、是否建保护区及其所属部门的一览表;湿地特点、重要性、保护问题的评述。 

            农区重要物种与遗传资源(重点部分)

关于本省农区种植养殖(包括鱼)物种和品种资源总数量、农区重要野生物种与遗传资源方面总体重要性与特色的简介。

3.1 种植业(包括旱地、水田、园地)利用物种  包括各类利用物种、各物种包括的品种数量的列表;关于物种利用特点、消失种类和保存问题的评述。

3.2 养殖业利用物种  包括各类养殖用物种及其品种数的列表;关于养殖物种种类及其品种数的列表;关于物种利用特点、消失种类和保存问题的评述。

3.3 鱼类物种  包括水产养殖和捕捞的各类鱼种、产量、分布的列表:关于鱼种利用特点、消失种和保存保护问题的评述。

3.4 农区重要野生动植物和菌类物种  包括它们的种类、分布的列表(特别列出国家级保护种类、当地特有种类、重要特产、花卉、药材等);关于它们被利用特点、消失种、保护与保存问题的评述。

            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

主要包括:全省农区重要生态系统与生境点(类型、名称、分布范围与面积、生物多样性特点简述)的列表(注:以概括所写的全省条目为主,也可以补充列出其它重要生态系统与生境点;“类型”即专题2-湿地至专题9-保护区的划分方法)(重点部分);全省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状况总体评价、主要问题、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对策(要简明,突出重点)。

 

注意事项:

            “农区”的含义包括农牧渔业区域;特产包括林区等全省范围内农业特产,如:名贵果品、山野菜、菌类、花卉、药材、著名农牧渔业产品等。

            总篇幅5000字左右,要求简明、直陈其事。凡是“评述”、“评价”的地方都要简明而直接地指出要点和特殊点,不要展开叙述。

            面积、产量等数据尽量采用新近统计资料(如2002年或2001年的),必要时用括号注明年份)。

 

附件2:为了编写省级农区生物多样性综述的参考,把吉林省的综述转发给大家,如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综述专题(共14页)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

吉林省农区生物多样性综述

 

吉林省为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居全国前列,粮食人均占有量、国内粮食调出量、粮食商品量和粮食出口量都居于全国首位。多年来,本省以占全国2%的耕地,生产占全国4-5%的粮食,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10%以上。在上个世纪最后的20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农业辉煌。

 

1自然条件概述

1.1地理位置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东经121o38’-131o 19’, 北纬 40o 52’-46o 18’。东南以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相望,东与俄罗斯接壤;南、西、北分别于辽宁、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区)相连。全省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左右。其中长白山地占60%。全省注册耕地约406.71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人均耕地2.36亩。全省共有60个县(市、区),791个乡镇,10005个村委会,其中农业县(市、区)45个。全省总人口为2729万人,农村人口143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2.5%。全省聚居着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36个民族。

1.2地形地貌:吉林省地形复杂,有高山、台地和平原,也有丘陵和盆地。地势与全国相反,呈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地貌由东向西大体可分为三个区域:东部为长白山山地。是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长白山山脉为全省最高地区,以支脉张广才岭、威虎岭、富尔岭、龙岗山、老爷岭、哈达岭、大黑山等主要山脉所组成,一般海拔约在8001 000米左右。耸立在东南部的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 691米,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峰。中部为吉林丘陵。是由长白山西缘的张广才岭和龙岗山以西至大黑山脉之间为海拔500米以下的缓坡宽谷的丘陵地。西部为松辽平原。是从大黑山以西至西部省界,由长春山前洪积台地、松辽分水区准平原、辽河冲击平原、松嫩冲击平原所组成的区域,一般高度在海拔200米以下,属于松辽平原中部,地势较低,沃野千里,平原西部为著名的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多样地形的交错分布,构成了吉林省雄姿百态、景象万千的壮丽山河。

1.3气候状况:本省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雨热同季;自东向西,干湿气候有序分布;山区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分异。年平均气温为2~6o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5~ -19oC,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原地区为-30 ~-35 oC,山区为-40 ~-45oC;最热月(7月)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22~24oC,山区为18~20oC,长白山天池仅8.6oC,极端最高气温为40.6oC(白城),天池最高仅19.2 oC,气温年较差在35~45 oC之间。无霜期为120~160天,其中平原地区为140~160天,山区一般为120~140天。千米以上山区不足100天,天池只有60天。吉林省降水量在350~1 000mm之间,其空间分布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即山区多于平原,西部降水量小于400mm,中部为400~700mm,东部低山丘陵区为600~700mm,海拔千米左右的山地达700~1 000mm。吉林省有5~8个月的时间以固体形式降水。

1.4水文特征:本省东部山地和西部平原的水文地理特点有很大差异。东部山区雨量充沛、河网密度大,地表水比较丰富,沼泽发育;西部干旱少雨,河网密度较稀,湖泊较多,地下水较为丰富。本省江河分属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及绥芬河5个水系。全省有流域面积1000km2以上的河流52条,20 km2以上的河流约1 640余条。本省中西部有查干湖、月亮湖、波罗泡、大布苏盐湖等十余个湖泊。

1.5土壤与土地特征:全省农区大部分土地土质条件优越,土壤结构好,利用价值高。农区土壤以黑土、黑钙土和淡黑钙土为主, 黑土土层厚达0.6~1.0m。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林下土壤棕壤、暗棕壤占19%,灰棕壤占18%;白浆土占11%;盐碱土和沙土分别占10%5%;另外,尚有沼泽土、草炭土、水稻土、草甸土和高山苔原土等土壤类型

 

2.      农(牧渔)区生态系统概述

本省耕地资源丰富、肥沃。主要分布在松辽、松嫩平原上,大部分耕地集中连片。耕地面积为406.71万公顷(吉林省统计局,2001),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6%.。其中旱地302.14万公顷,水田49.52万公顷,种植园32.05万公顷,草地187.71万公顷,农业类自然保护区8.08万公顷,农业边际土地约104.6万公顷,湿地199.3万公顷。

2.1 旱地生态系统:全省旱地有302.14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74.3%。农作物以玉米、大豆、小麦等为主。玉米是吉林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遍布于省内各市县。总面积约237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58.3%,占全省旱田面积78.4%。年产量达169.25亿公斤,每年出口玉米占全国出口玉米总量的50%。为国家玉米出口做出了重大贡献。吉林省玉米主产于中部,号称“中国黄金玉米带”,即行政区域包括长春地区、四平地区、吉林地区的永吉县和松原地区的扶余县等。玉米播种面积占本区粮豆播种面积的70.9%,玉米产量占全省玉米总产量的78%;其它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高粱等(表1)。西部地区以粮、油并重为基本特征,玉米仍是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本区粮豆面积的68.7%,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31.6%,单产低于玉米带;向日葵、花生、杂豆、薯类、谷子等为次要作物。东部地区以水稻、大豆、烤烟、人参、水果等粮、经、特并举为特征,玉米播种面积较少。

  1             吉林省旱地作物面积、产量与分布

作物种类

面积(万公顷)

产量(亿公斤)

主要分布地区(市、州)

玉米        237.55         169.25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辽源、白城、通化、白山、延边

小麦          6.75          1.61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辽源

高梁         11.36          5.6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辽源、

                                           白城

大豆         27.84          6.36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辽源

杂豆          6.02          1.6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

薯类         10.01          4.39(折粮)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白城

谷子          2.61          0.56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白城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产业结构特点是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存。1982年以后是粮食生产全面高速发展阶段,1982-1994年的13年间,粮食总产跨越了三大步,1982年登上了100亿公斤,1987年登上了150亿公斤,1994年稳定通过200亿公斤,目前已稳定在225亿公斤的阶段水平。

其生态问题是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

2.2水田生态系统:本省有水田为49.52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12.2%。水稻是本省重要商品粮之一,年产量约41.19亿公斤。本省东部吉林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松花江沿岸、辉发河谷地、浑江谷地、图们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谷地和西部山前洪积扇前缘以及嫩江古河道等地区。

2.3 种植园地生态系统:本省有种植园地面积约42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10%。其中瓜菜30.38万公顷,果园10.2万公顷,药材1.1万公顷,种植人参4 767公顷,尚有灵芝、食用菌等(表2)。

 

   2              吉林省种植园地面积、产量与分布

种类

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主要分布地区(市、州)

瓜菜         30.7           151.4(瓜)      长春、四平、吉林、松原、辽源、

                            836.4(蔬菜)    白城

水果          12.7           130.6           ..吉林、通化、延边、白山、辽源

药材          2.75           0.33          ….吉林、通化、延边、白山

人参          0.47           1.89          ….吉林、通化、延边、白山

食用菌           0.26              6.5               吉林、通化、延边、白山

 

 

2.4 草地生态系统:草地位于本省西部,属欧亚大陆草原的东端,是国家著名草场之一。草场总面积187.7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天然草场占全省草地面积的95.6%。其它散生牧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东部山区的草山等占全省草地面积的4.4%。草场主要分布在白城市、松原市中西部平原。草地植被类型以羊草草甸草原为主,沙带岗地上则以榆树疏林为主。草地是吉林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多年来人为的过度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特别是近年来,草原“三化”(盐碱化、沙漠化、草原退化)日趋严重,草场质量下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

1.5农业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本省划定“九台市土们岭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通榆县瞻榆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通化市湾湾川自然保护区”为农业类自然保护区。

“九台市土们岭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通榆县瞻榆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分别位于吉林省低山区和西部平原地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前者面积6200公顷,是保护40公顷天然次生林(见九台市土们岭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条目);后者面积55 417公顷,是保护500公顷左右的山杏林(西伯利亚杏, Prunus sibirica(见通榆县瞻榆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条目),分别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九台市农业局和通榆县农业局管理指导。

“通化市湾湾川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面积19 200公顷,是以自然生态系统、森林植被、水利工程与历史古迹为保护对象的地市级自然保护区(见通化市湾湾川自然保护区条目),由通化市水利局和通化县农业局管理指导。

2.6农业边际土地生态系统:本省农业边际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约有104.6万公顷。其中有宜农地30.6万公顷,宜牧地37.1万公顷,宜林地31.2万公顷,还有宜园地和宜渔地等。

本省农业边际土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的低山丘陵区和西部半干旱的松嫩平原草甸草原区。东部森林覆盖率高,农业边际土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些残存的小片次生林以柞(Quercus mongol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主。阔叶树伴生种有色木槭(Acer  mono)、榆树(Ulmus pumila)、黑桦(Betula davurica)、风桦(B. costata)等; 灌木有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榛(Corylus heterophylla)等;草本植物种类多,主要有玉竹(Polygonatum humile)、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桔梗(Platycodon remotiflora)、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等,植物种类上千种,药用植物、食用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等数百种,是针阔叶混交林之后的次生林及其林下植物,是长白山植物区系的缩影。

原本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由于农业边际土地破碎多呈孤岛状,人类活动干扰频繁,野生动物种类有限,只保留一些小型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动物。

本省西部草甸草原是其主体,沙带上疏林和低洼平地的草甸草原相间排列分布。农业开垦之后,农业边际土地就是草甸草原的幸存部分,其野生植物既是草甸草原的常见种类。沙带岗地上以榆树疏林为主,优势种有乔木榆树(家榆,Ulmus pumila)、大果榆(黄榆,U.macrocarpa)、栓枝春榆(拉条榆,U.japonica var suberosa);灌木有山杏、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与欧李(Prunus humilis)等;草本植物有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沙蓬(Agriophyllum arenarium)等。草甸草原以羊草+狼针草(Com.Leymus chinensis+Stipa baicalensis)、羊草+杂类草群落(Com.Leymus chinensis+ sundry herbs)为代表类型, 除了优势种羊草、狼针草外,还有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短芒大麦草(Hordeum brevisulatum)、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等。如开垦沙带与草甸,则土地沙漠化加剧。因此,保护本区农业边际土地,就是保护本区的天然植被,并可发展畜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7 农区湿地生态系统:本省湿地面积约1 992 785公顷,其中自然湿地1 209 115 公顷(包括:河流水面164 874 公顷、 湖泊水面85 661 公顷、滩涂155 820 公顷、 沼泽410 436 公顷、盐沼392 324 公顷),人工湿地783 670公顷(包括: 水库118 530 公顷、水稻田495 200 公顷、 坑塘161 127 公顷、沟渠8 813 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6%

目前,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11处(见表3),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即向

3                    吉林省湿地名录

名称          行政区     面积     保护对象     级别     建立时间     主管

                      (万公顷)

长白冷水鱼类  长白县     1.76    冷水性鱼      省级       1996       水利厅

松花江三湖   吉林、浑江 114.5    水体          省级       1990       林业厅

枫梧          图们市     0.42    水域          县级       1991       城建局

查干湖        前郭县     4.8     湿地、水域    省级       1986       环保局

关门砬子      桦甸市     1.1     湿地、水域    县级       1993       水利局

湾湾川        通化市     1.9     水源、湿地    市级       1991       水利局

哈尼河水源    通化市     0.11    水源、湿地    市级       1991       城建局

向海          通榆县    10.5     湿地、黄榆    国家级     1981       林业厅

大布苏狼牙坝  乾安县     1.1   湿地、自然遗迹  省级       1993       环保局

雁鸣湖        敦化市     0.1     水域          县级       1991       林业局

莫莫格        镇赉县    14.4     湿地鸟类      国家级     1997       林业厅

海、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见向海、莫莫格、松花江三湖湿地条目),前者并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其余5处为县(市)级自然保护区。

 

3 农区重要物种与遗传资源

3.1种植业(包括旱地、水田、园地)利用物种

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也是玉米单产最高的省份之一。30年玉米单产连续上新台阶,到2000年增产50亿公斤粮食,玉米优良品种贡献率占40%(谢道宏,1998)。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玉米品种更新逾百种。其它作物品种亦是不断更新(表4)。本省是大豆的故乡,收集保存栽培大豆种质资源10 000余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5 000余份(曹静明,1998)。

4              吉林省种植业物种主要品种

作物种类           主要品种                                 利用特点

玉米        中单2号、本育9号、单玉1315、单早208      分早、晚熟品种

铁单4号、白单9号、四单19号、吉159156     抗病虫害品种

180、四密21、四单48、吉63818842846

853444446、杂C546等玉米二环系,百余种     

水稻        双丰8号、吉粘2号、通粘1号、城西3号、       同上

早锦、秋光、长白7号、9号、吉粳626366

延粳1317、吉玉粳、超产1号、通35、长选2

9、吉引12藤系138、通系103、九稻1112

1319、长白8号、9号、吉农大3号等、龙锦1

等数十种

小麦        丰强2号、3号、5号、7号、新曙光1号、        同上

克旱6号、涿城1号、吉麦2号、长麦1

小冰麦33

高梁        4号、红棒子、吉杂1126、同杂2号、        同上

忻杂52、吉杂52677680、敖杂1号、2

四杂4号、四杂25号等

大豆        长农5号、吉林202935、九农21、通农11    生育日数125

吉林3335、白农6号、合丰25、长农13     生育日数120-123

黑河号、吉育47、、43585735              生育日数110

大白菜      吉研2号、四平矬菜、秋杂2号、吉林大矬       分早熟和中晚熟品种

九白一号、白帮河头、通杂1号、长春快菜

二牛心、88018902、小杂56、春夏王等

黄瓜        吉杂1号、2号、农安叶三、长春叶三、通化叶三  分早、晚熟品种

四平刺瓜、延边旱黄瓜;四平秋瓜、白头霜、

九月青、八叉、津研1247号等

豌豆        草原21号、溶糖、台湾11号、大荚豌豆          分早、晚熟品种

晋软一号、绿珠、晋硬一号等

苹果        金红(123)、早红(k9)、吉早红、龙冠、

象牙黄、黄太平、绿香焦

          苹果梨、大慈梨(229)、晚香(73-1111

苹香梨、南果梨、早梨18号、大香水、

小香水、丰香梨等

3.2养殖业利用物种

本省西部是草甸草原草场,属欧亚大陆草原的东端,是国家著名草场之一。全省草场总面积187.7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为吉林省畜牧业基地。

全省牧业有牛667.4万头,羊583.7万只,猪2 112.6万头;家禽5.78亿只(吉林省统计局,2001)。牛、羊、猪等主要品种见表5

5              吉林省养殖业主要品种(张永泰,1994;马宁等,1999

养殖种类           品种

          地方品种:蒙古牛;优良品种:草原红牛、黑白花奶牛

引进品种:西门塔尔、夏洛来、暗格斯等

          细毛羊:东北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澳洲美利奴羊、

粗毛羊:小尾寒羊

肉用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考力代羊、夏洛来羊

奶用山羊:延边奶山羊、沙能奶山羊

绒用山羊:辽宁绒山羊、蒙古绒山羊

肉用山羊:马头山羊

          地方品种:民猪

引进优良品种:长白猪、大白猪(大约克夏)

杜洛克、汉普夏

3.3鱼类物种

吉林省是水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总水面面积为58.5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1%。在总水面中有松花江、鸭绿江、牡丹江、辽河、嫩江等5大水系。河流水面18.55万公顷,占总水域面积到28.9%;全省湖泊面积16.5万公顷,占总水域面积的25.8%;库塘水面为18.2万公顷,占总水域面积的28.4%。水产养殖主要利用淡水湖泊和库塘水面,年水产产量14.5万吨。本省现有鱼类共112种,分隶于1021科(表6)。其中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为国家级珍稀濒危物种(乐佩琦等,1998)。

6                    吉林省鱼类名录(具诚等,1997

七鳃鳗目   七鳃鳗科      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东北七鳃鳗L.morii、雷氏七鳃鳗L.reisaner

鲑形目     鲑科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马苏大麻哈鱼O.masou、驼背大麻哈鱼O.gorbuscha、哲罗鱼Hucho taimen、石川氏哲罗鱼H.ishikawi、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虹鳟Salmo iridaus、红点鲑Saluelinus malma

鮰鱼科     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鸭绿江茴鱼T.arcticus

胡瓜鱼科    亚洲胡瓜鱼Osmerus dentex、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

银鱼科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狗鱼科      狗鱼Esox reicherti

鳗鲡目      鳗鲡科      鳗鲡Anguilla japonica

鲤形目      鲤科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宽鳍臘鳕Zocco platypus、中华细鲫Aphyocypris chinensis、湖柳根子Phoxinus percnurus、真柳根子P.phoxinus、花江P.czekanowskii、洛氏P.lagowskii lagowskii、山西洛氏P.lagowskii chorensis、尖头P.oxycephalis、滩头鱼Leuciscus brandti、珠星滩头鱼L hakonensis、瓦氏雅罗鱼L.waleckii、图们江雅洛鱼L.waleckii tumensis、鱤鱼Elopichthys bambusa黑龙江马口鱼Opasriichthys uncirostris amur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贝氏粲条Hemiculter bleekeri、白漂子H leuciculis、长春鳊Paraabramis pekinensis、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红鳍鮊Culter erythropter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三角鲂M.terminalis、青梢子Erythroculter dabryi、蒙古红鮊E.mongolicus、翘嘴红鮊E.ilishaeformis、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板黄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逆鱼Acanthobrama simoni、黑龙江鰟鮍Phoreus sericeus、彩石鲋Pseudoperilampus haianesis、兴凯刺鰟鮍Acanthorhodeus chankaensis、大鳍刺鰟鮍A.macropterus、短须刺鰟鮍A.barbatulus、重唇Hemibarbus labeo、箭头鱼Hemibarbus longirostris、吉花H.maculatus、条纹拟白鮈Paraleucogobio strigatus、扁吻鮈Pungtungia herzi、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平口鮈Ladislavia taczanowski、东北鰁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黑鳍鰁S.nigripinnis、东北黑鳍鰁S.nigipnnis、华鰁S.sinensis、鸭绿江中鮈Mesogobio lachneri、图们江中鮈M.tumensis、兴凯颌须鮈Gnathopogon chakaensis、银色颌须鮈G.argentatus、东北颌须鮈G.mantschuricus、犬首鮈Gobio gobio cunociphatus、大头鮈G.gobio macrocephalus、陵源鮈G.lingyuanensis、高体鮈G.soldatovi、细体鮈G.tenuicorpus、长吻似鮈Pseudogobio vailanti、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突吻鮈Rostrogobio amurensis、蛇鮈Sanrogobio dabryi、鲤Cyprinus carpio、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ilio、石虎Gobiobtia pannenheimi、鳙Aristichthys mobilis、鲢Hypophthamichthys molitrix

鳅科         董氏条鳅Nemacheilus toni纵带平鳅Oreonectes costata花鳅Cobitis taenia、黄沙鳅Botia xanthi、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东北薄鳅Leptobotia manchurica

鲶形目     鮠科         黄颡Pseudobagrus fulvidraco、乌苏里鮠Liocassis ussuriensis、青鮠Liocassis braschnikowi

鲶科         Silurus asotus、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革胡子鲶Clarisa leather

鳕形目     鳕科         江鳕Lota lota、宽突鳕Eleginus gracilis

刺鱼目     刺鱼科       三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多刺鱼Pungitius sinensis

鲻形目     鲻科         Mugil cephalus、鲈Liza haematocheila

鲈形目     鮨科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scherzeri

丽鲷科       尼罗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us、莫桑比克非鲫O.mossambica

塘鳢科        老头鱼Percottus glehni、黄鱿鱼Hypseleotris swinhonis

鰕虎鱼科      克氏吻鰕虎鱼Rhinogobius cliffoydpopei、真吻鰕虎鱼R.similis、尾纹长颌鰕虎鱼Chaenogobiur annularis、黄带长颌鰕虎鱼C.laevis

斗鱼科       圆尾斗鱼Maeropodus chinensis

鳢科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鮋形目    杜父鱼科    黑龙江杜父鱼Mesocottus haitej、花足杜父鱼Cottus poecilopus

 

3.4农区重要野生动植物和菌类物种

3.4.1植物多样性

a) 植物编目:

本省境内共有高等植物2915种,隶属237科、738属,占东北地区植物总种数(3103)

77%(傅沛云,1995)。其中苔藓植物69科、112属、537种;蕨类植物25科、42属、115种;种子植物143科、584属、2263种(具诚等,1997)。尚有菌类植物2251种。其中真菌类和苔藓类植物最丰富,分别占全国总种数的28%24%(表7)。

本省有药用野生植物约1 200余种,野菜类植物100余种,香料类植物100余种,纤维类植物200余种,蜜源植物200余种,淀粉植物100余种,饲用类植物600余种,油脂类植物100余种等。

7                吉林省植物物种与全国的比较

类别名称

吉林  全国  吉林占 

科数  科数  全国%

吉林  全国  吉林占    

属数  属数  全国%

吉林  全国  吉林占

种数  种数  全国%

真菌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69 

25     52    48.0

143    301   47.5

237    353   67.1

      

112

42     204   20.5

584   2980   19.6

738   3184   23.2

2251  8000   28

537   2200   24.4

115   2600    4.4

2263  24568   9.2 

2915  29368   9.9

 

b) 珍稀濒危植物:

本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国家环保局,1987),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1种;二级保护有5种;三级保护有18种(表8)。吉林省是温带地区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最多的省份,居东北三省一区的第一位(李建东,2001)。

8               吉林省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保护级别

科名

种名

类别

分布

一级     五加科     人参Panax ginseng                  濒危      长白山

二级     铁角蕨科   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稀有      长白山

         瓶儿小草科 狭叶瓶儿小草Ophioglossum themale    渐危      长白山

         五加科     刺参Oplopanax elatus                渐危      长白山

         岩高兰科   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 japonicum 稀有      长白山

         蔷薇科     山揸海棠Malus lanarovii             濒危      长白山

三级     松科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           濒危      长白山

         柏科       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             濒危      长白山

         杜鹃花科   松毛翠Phyllodoce caerulea            濒危      长白山

         杜鹃花科   苞叶杜鹃Rhododendron redowskianum  濒危      长白山

         杜鹃花科   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   濒危      长白山

         五加科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濒危     吉林、东北

         豆科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濒危     吉林、山西

         豆科       野大豆Glycine soja                  濒危     吉林、江苏

百合科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濒危     吉林、东北

木兰科      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濒危     吉林、山东

蔷薇科      玫瑰Rosa rugosa                    濒危     吉林、辽宁

芸香科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濒危     吉林、东北

杨柳科      钻天柳Chosenia arbutifolia            稀有     吉林、东北

杨柳科      长白柳Salix polyadenia               濒危     长白山

胡桃科      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濒危     吉林、河北

木犀科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濒危     吉林、东北

列当科      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濒危     长白山、内蒙

兰科        天麻Gastrodia elata                  濒危     吉林、东北

 

3.4.2动物多样性

a)  动物总种类:

本省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约有脊椎动物5纲、42目、120科、182属、612种(具诚等,1997)。其中鱼纲1021112种(见表6),两栖纲2612种,爬行纲2416种,鸟纲1857360种,哺乳纲1032112种。鸟类和哺乳类比较多,分别占全国总种数的28.9%19.3%(表9)。

9                吉林省动物种类数与全国的比较

类别名称          吉林种数             中国种数         占全国(%

原生动物            75                              

腔肠动物             1                    9               11.1

扁形动物            26                  1800               1.4

线形动物            92

棘头动物             1                    40               2.5

软体动物            75                  3500               2.1

环节动物            63                  1470               4.3

节枝动物          4129                 62800               6.6

             3                     4               75

               112                  3862               2.9

            12                   284               4.6

            16                   376               4.5

               360                  1246              28.9

           112                   581              19.3 

b) 珍稀动物品种简介:本省有国家级保护动物82种,占全省动物种数的13.4%,占全国保护动物(373种)的22%。一级保护鸟类有13种,如丹顶鹤(Gruis japonensis )、白鹤(G. leucogeranus)、白头鹤(G. monacha)、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白鹳(Ciconia ciconia)、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等,占全国一级保护鸟类(44种)的29.5%。一级保护兽类有东北虎(Panthera tigris)、豹(P. pardus)、梅花鹿(Cervus nippon)、紫貂(Martes zibelina)等4种,占全国一级保护兽类(43种)的9.3%;二级保护兽类有黑熊(Selenarctous thibetanus)、马鹿(Cerous elaphus)、棕熊(Ursus arctos)等10余种,占全国二级保护兽类(40种)的22.5%(表10)(李建东,2001)。

10                 吉林省国家级保护动物

  种名                                        保护级别   分布

鸟类

1角鸊鷉Podiceps auritus                            II       湿地

2赤颈鸊鷉P.grisegena                              II       湿地

3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                        II       湿地

4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I        湿地

5黑鹳C.migra                                     I       湿地

6黑头白鹮Threskiornis acthiopicus melanocephalus      II       湿地

7朱鹮Nipponia nippon                              I

8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                         II       湿地

9黑脸琵鹭P.minor                                 II       湿地

10黑雁Branta bernicla orientalis                     II       湿地

11白额雁Anser albifrons                            II       湿地

12大天鹅Cygnus cygnus                            II       湿地

13小天鹅C.columbianus jankowskii                   II       湿地

14鸳鸯   Aix galericulata                           II       湿地

15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                      I       湿地

16凤头蜂鹰Pernis pyilorhynchus orientalis             II        平原、森林

17Milvus korschun                               II        平原、森林

18苍鹰Accipiter gentilis schvedowi                   II        平原、森林

19雀鹰A.nisus nisosimilis                           II        平原、森林

20 松雀鹰A.virgatus gularis                         II        森林、平原

21大鵟Buteo hemilasius                            II        森林、平原

22普通鵟B.buteo japonicus                         II         森林、平原

23毛脚鵟B.lagopus kamtschatkensis                  II         森林、平原

24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                         II         森林、平原

25鹰雕Spizaetus nipalensis                          II         森林、平原   

26金雕Aquilaa chrysaetos                           I         森林、平原

27白肩雕A.heliaca                                 I         森林、平原

28草原雕A.rapax nipalensis                         II         森林、平原

29乌雕A.clanga                                   II         森林、平原

30玉带海雕Haliaeetus leucoryphus                    I         湿地

31白尾海雕H.albicilla                              I         湿地

32虎头海雕H.pelagicus                             I         湿地

33秃鹫Aegypius monachus                          II         森林、平原

34白尾鹞Circus cyaneus                            II         平原、湿地

35鹊鹞C.melanoleucos                              II        平原、湿地

36白腹鹞C.spilonotus                              II         平原、湿地

37Pandion haliaetus                              II         湿地

38猎隼Falco cherrug                               II         丘陵、平原

39游隼F.peregrinus                                 II        森林、平原

40燕隼F.subbuteo                                  II         森林、平原

41灰背隼F.columbarius                             II         森林、平原

42红脚隼F.vespertinus amurensis                     II         森林、平原

43黄爪隼F.naumanni                               II         丘陵、平原

44红隼F.tinnunculus interstintus                      II         森林、平原

45黑琴鸡Lyrurus tetrix ussuriensis                    II         森林

46花尾榛鸡Bonasa bonasia amurensis                 II         森林

47灰鹤Grus grus lilfordi                            II         湿地

48白头鹤G.monacha                               I          湿地

49丹顶鹤G.japonensis                              I         湿地

50白枕鹤G.vipio                                  II         湿地

51白鹤G.leucogeranus                              I         湿地

52 蓑衣鹤Anthropoides virgo                        II         湿地

53花田鸡Coturnicops noveburacensis                 II         湿地

54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                          I         平原

55小杓鹬Numenius borealis                         II         湿地

56红角鸮Otus scops stictonotus                      II         森林

57领角鸮O.bakkamoena ussuriensis                   II        森林、平原

58雕鸮Bubo bubo ussuriensis                        II        森林、平原

59毛腿渔鸮Ketupa blakistoni                        II        森林、平原

60猛鸮Surnia ulula ulula                            II        森林

61花头鸺鶹Glaucidium passerinum orientalis           II        森林

62鹰鸮Ninox scutulata ussuriensis                    II        森林

63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plumipes                 II        丘陵、平原

64灰林鸮Strix aluco                               II         森林

65长尾林鸮S.uralensis                             II         森林

66乌林鸮S.nebulosa                               II         森林

67长耳鸮Asio otus otus                             II        丘陵、平原

68短耳鸮A.flammeus flammeus                      II         丘陵、平原

兽类

69棕熊Ursus arctos                                II         森林

70黑熊Selenarctos thibitanus ussuricus                 II         森林

71紫貂Martes zibelina princeps                       I         森林

72黄吼貂M.flavigula aterrima                        II         森林

73水獭Lutra lutra chinensis                          II         湿地

74猞猁Lynx lynx isabellina                          II         森林

75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                       I         森林

76P.tigris altaica                                 I         森林

77海豹Phoca vitulina                               II         湿地

78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II         森林

79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                    II        森林

80梅花鹿C.nippon hoortulorum                       I         森林

81青羊Naemorhedus goral caudatus                   II         森林

82黄羊Procapra gutturasa                           II        平原

 

4 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

本省农区重要生态系统与生境点主要有:湿地生态系统、农作物野生亲缘种、农业重要特产物、极端环境条件下农业区点、重要典型生态区、外来物种、重要病虫害及天敌、农业部门自然保护区等(表11)。

  11                  吉林省农区重要生态系统

类型名称               分布范围      面积(万公顷)    生物多样性特点

1湿地生态系统            全省         199.3          丰富,多珍稀濒危物种

2农作物野生亲缘种        全省         180            较丰富,濒危物种

3农业重要特产物          东部山区     911.6          人参等,珍稀物种

4极端环境条件下农业区点  西部平原     626          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流失

5重要典型生态区          东部山区      19           最丰富

6外来物种                东部山区       0.77         生态系统受威胁

7重要病虫害及天敌        全省         237            农业生产受威胁

8农业部门自然保护区     东、中、西部   8.02         重要物种、生态系统受保护

4.1湿地生态系统

本省湿地区域物种比较丰富,野生高等植物23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400余种,还有昆虫近千种。

本省湿地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森林、灌丛、草甸、沼泽、苔藓、浅水湿地、苔原等。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主要为长白落叶松-偃松-泥炭藓沼泽、长白落叶松-杜香-泥炭藓沼泽、长白落叶松-丛桦-苔草沼泽; 灌丛湿地主要为丛桦-苔草沼泽;草甸可分为根茎禾草草甸、丛生禾草草甸、杂类草草甸、盐生草甸;沼泽以草本类型为主,有芦苇沼泽、苔草沼泽等

本省湿地环境和湿地资源也曾遭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同时,也存在湿地资源开发、合理利用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本省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学的湿地保护体系,使吉林省的湿地保护全面、系统、规范、高效地进行,集中力量搞好天然湿地的保育和恢复,使本省湿地资源能充分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4.2本省农作物野生亲缘种

本省农作物种类多,野生植物丰富,而且野生亲缘种亦多。有粮食、蔬菜、水果等多种野生亲缘种。

野大豆是本省重要的野生亲缘种(见吉林野大豆分布区点概述条目)。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是吉林省的一种农作物,其野生亲缘种苦荞(F. tataricum),在本省西部草原上常见。韭菜、大蒜、水芹和茭白,在本省西部草原上或湿地里都能见到它们的亲缘种野韭(Allium ramosum)、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水芹(Oenanthe javanica)和菰(Zizania latifolia)。另外,软枣猕猴桃(软枣子,Actinidia arguta)、山荆子(Malus baccata)、山葡萄(Vitis amurensis)等都可以在长白山很容易见到,它们都是我国重要水果的野生亲缘种。

4.3农业重要特产物

本省著名的农业特产物有人参,貂皮、鹿茸(关东三宝),其实,吉林省还有很多农业特产物。

我国野生人参(Panax ginseng)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目前极为稀少。吉林省栽培人参居全国之首(见吉林人参条目)。同时,吉林省还引进了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原产北美大湖地区,1975年引进,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66公顷,年产量达2 130吨,每年创产值1.7亿元。靖宇县是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吉林省以养梅花鹿为主,占全国养鹿存拦总数的60%左右(见吉林鹿茸条目)。亦养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hus,但数量不多。紫貂(Martes zibelina princeps)近年来基本上不在饲养,主要因为饲养成本过高。

本省还有许多农业特产物。如灵芝(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全省栽培灵芝面积达49.42公顷,年产量为400吨,可创产值1400万元。此外还有桂皮紫萁(薇菜,Osmunda cinnamome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榛磨(Armillaria mellea)等。

4.4极端环境条件下农业区点

本省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场退化。它制约农、牧业的发展,而且已危及人民的生存。碱质荒漠化(盐碱化)面积15 326.66平方公里,占盐碱化县(市)土地总面积的28.2%,且每年以1.4%2.5%的速度发展(裘善文,2003)(吉林碱质荒漠化地区条目)。

沙质荒漠化(即沙漠化)面积约8 355.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5.39%。主要分布在通榆、长岭、前郭、大安、镇赉、洮南等县(市),其中通榆、长岭县分布面积最大。

本省西部草原总面积由1985年的179.93万公顷至1996年减少到140.52万公顷,减少21.9%。可利用草原面积由147.22万公顷,减少到98.64万公顷,减少33%。目前本省西部草原90%以上已经退化,因受荒漠化影响,其中40%为严重退化草场。

目前,吉林省对西部土地荒漠化已进入综合治理与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阶段。采用生物工程、水利工程等治理途径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从1986年以来,开展了“科尔沁沙地治沙工程”、“白城地区西南部防风固沙林带工程”、“白城地区中部沙带治沙”、“松花江右岸治沙工程”等四大骨干工程建设,有效地控制了沙化土地面积蔓延,对改善中、西部生态环境起到了明显作用。

4.5重要典型生态区

长白山是世界同纬度带上原始状态保存的最好,生物物种最丰富是地区,遗传基因最多样的地区(见吉林长白山生态区条目)。被誉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陈灵芝等,1993)。

与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和滨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同属于一个植物区系,即“长白植物区系省”。本区处于该区系省的中心部分,尤其是长白山的存在,导致吉林省境内植被明显垂直带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本省的区系地理成分,使本区植被具有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的特点。

4.6外来物种进入的生态影响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高度发达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活动日益加剧,对本省一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目前,本省已侵入的主要生物种类约有51种,其中植物病原菌3种,线虫1种,昆虫9种,植物38种。

作为牧草或饲料引进的有白香草木犀、紫苜蓿、凤眼莲;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的有胜红蓟、线叶金鸡菊、大花金鸡菊、蛇目菊、万寿菊;作为蔬菜植物引进的有尾穗苋、芫荽、茼蒿;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有洋金花等。分布全省及部分地区。

外来植物病害有:甘薯黑斑病、小麦线虫、稻粒黑粉病菌、松针红斑病菌;外来入侵害虫有:稻水象甲(见吉林省稻水象甲害虫条目)、美洲斑潜蝇、日本松干蚧、豌豆象、菜豆象、苹果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吉丁虫等。分布全省及部分地区。

1986年,吉林省政府颁布了《吉林省农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把整个工作重点放在“御敌于门口上”。做好以下工作。重视外来物种入侵,加强基础性研究;建立科学的引种制度;加强动植物检疫,树立全民检疫意识;对入境的有害生物,要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根除。有效防止了外来物种的传入、发生和曼延。

4.7重要病虫害及天敌

本省农区重要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见吉林玉米螟条目)、粘虫、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水稻二化螟、稻小潜叶蝇、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腐病、水稻恶苗病、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地下害虫有:蛴螬(蛭虫)、蝼蛄(拉拉蛄)、叩头岬、地老虎(截虫)、种蝇(根蛆)、网目拟地等。

玉米螟种群主要寄生天敌有螟虫长距茧蜂、玉米螟厉寄蝇、白僵菌和细菌等。玉米螟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有黄缘步甲、赤胸步甲、日本大蠼螋等。

4.8农业部门的自然保护区

根据自然地带的递变规律和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从抢救应该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出发,把该保护的关键地区尽可能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的精神。本省划定“九台市土们岭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通榆县瞻榆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通化市湾湾川自然保护区”为农业部门的自然保护区

“九台市土们岭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通榆县瞻榆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分别位于吉林省低山区和西部平原地区。前者是保护40公顷天然次生林,因其次生环境有代表性,通过保护使其恢复为有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后者是保护500公顷左右的山杏林,这片山杏林无论在省内、国内都是罕见的。“通化市湾湾川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是以自然生态系统、森林植被、水利工程与历史古迹为保护对象的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上述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工作进展顺利,环境保护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

通化市湾湾川自然保护区距城市较近,生态旅游发展颇快,给保护区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赵魁义、郝勇壮)

 

 

参考文献

 

1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吉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吉林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3具诚、高玮等,吉林省生物种类与分布,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第一册,北京:科学

出版社,1987.

5李建东等主编,吉林植被,长春: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傅沛云主编,东北植物检索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7谢道宏主编,选用良种五谷丰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8曹静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9张永泰主编,高效养猪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10马宁等,甄玉国主编,养羊实用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乐佩琦,陈宜瑜主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2陈灵芝主编,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形状及其保护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