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据有关科研单位调查和经有关文献查证,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和23种入侵微生物。这些外来物种给我国农业的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健康都造成很大的威胁,在部分地区已经对当地的农牧渔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仅通过各地已报道的几种重要入侵生物的发生面积、产量损失、防治成本等相关数字进行粗略分析和计算:每年用于入侵害虫的防治费用约14.8亿元,主要入侵害虫及杂草造成农牧业生产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65.6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93.9亿元,即每年全国范围内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总经济损失约574.3亿元人民币。同时,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社会和文化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也造成了巨大影响,对人畜健康和农业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采取采取必要措施,防治外来入侵生物危害。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建章立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了种植业、渔业、畜牧业、草业等相应的生物物种资源管理配套实施办法,建立了必要管理制度,如《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种畜禽管理实施细则》等,初步形成了一套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2003年启动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已初步列入了国务院2004年立法计划。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监督管理。目前,已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各级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和动植物检疫专门机构,及时发布禁止入境动植物名录,组织、监督对国内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等管理工作。2003年专门成立了“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等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基础与控制技术研究,建立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展了情况普查和治理对策研究、防治技术推广工作。同时还开辟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信息系统”网站。
四是2003年农业部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作为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通过组织引导,调动社会力量率先在辽宁全省、云南省开远市、腾冲市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宁南县、西昌市分别组织开展以豚草、紫茎泽兰为重点的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试点行动。共印制了15万份招贴画及70万份宣传材料,开展了开展专版、专题宣传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防范意识,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知毒、识毒、防毒。据统计,灭毒除害行动共发动各界人员近800万人次,铲除豚草、紫茎泽兰面积1400多万亩,重点区域的铲除率达80%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农业部将继续开展十省百县灭毒除害行动,重点对农业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进行集中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