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加剧损失加重--农业部加紧防治外来生物入侵 
 
类型:灭毒除害行动
打印】【关闭

   从农业部发布的通报上获悉: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传入数量多、传入频率快、蔓延范围大,呈危害加剧、损失加重的趋势。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据介绍,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约有400多种,全国各省(区、市)均有外来生物入侵,其蔓延已给我国造成严重危害。稻水象甲、香蕉穿孔线虫和美洲斑潜蝇分别使相应的农作物减产50%、40%和60%以上;水花生对水稻、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引起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 36%和19%。据估算,仅11种主要病虫草害每年给农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我国各地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超过10亿元。
   
   
  外来生物入侵直接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在一些地区甚至造成生态灾难。紫茎泽兰以每年10公里的速度由南向北蔓延,侵入农田植被、占领草场和采伐基地,排挤本土植物并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同时,侵入我国的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又导致北方地区枯草热症逐年上升。一些外来动物如福寿螺等是人畜共 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人类安全。
   
   
  面对外来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农业部先后制定了相关规章、规划和技术规程,近期正在抓紧组织起草《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及实施细则,选择重点防治对象,建立风险评估技术指标、参数与风险评估体系。目前,全国县以上农业部门大多建立了农业环境保护和动植物检疫专门机构,开展物种检疫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眼下,农业部正在抓紧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将普查、监测、快速反应与紧急扑灭、持续控制4项功能集于一身,加强普查和防治技术研究开发,在生物入侵问题的立法、执法、科研、人才培养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