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是淮河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部最近发出通知,部署加强淮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通知要求:一、加强领导,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努力控制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大沿淮四省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力度,各有关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也要加大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建设内容上要突出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面源污染防治和无公害农产品。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规模畜禽养殖场有机污染。沿淮四省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管理。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对新建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三同时”制度,使其尽可能远离饮用水源、河流。二是采用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要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成熟的技术,建立大中型能源环境示范工程。
三、加强沿淮的农业监测工作。沿淮四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加投入,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体系的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四、依靠法制,强化淮河流域农业环境管理。沿淮各省要加强农业环境法制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依法管理农业环境的力度,组织开展旨在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执法检查,未出台农业环境保护法规的省,应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同时要依据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