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的水稻节氮增效技术采用与推广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氮肥正是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就“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SSNM)”进行了三年的实验与示范,结果表明这是一项经济和环境效益巨大的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氮肥利用率,节约了35%的氮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农民对采用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有很高的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户中89%采用了这项技术,在过去的2~3年,年均技术扩散速度达9%。同时,专家认为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仅仅技术培训是不够的,它只能实现该技术节肥潜力的一半;要进一步做到技术推广的现场指导,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人力、资金上的更多投入。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对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制度也提出一些意见,她认为我们应该激励农技推广人才沉下去,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