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平 (山西省吕梁市环保站 033000)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就当地农业投入品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化肥、农药的污染情况,提出了推广利用沼气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
关键词:沼气建设 面源污染 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的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对农业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已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和畜禽粪便的不科学处理,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1化肥的使用及污染 据2005年在吕梁市对化肥使用及污染情况的调查统计,当前主要使用的化肥种类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氮肥有碳铵,尿素。磷肥有过磷酸钙。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有二铵,硝酸磷肥,三元复合肥等。全市年化肥施用量达23万吨以上,按播种面积计算,每公顷达600公斤,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化肥的大量施用,使氮素明显过剩,加剧富营养化。
1.2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据对农药的使用及污染情况调查,当前农药使用品种较多、乱、杂,约有30余个品种,其中杀虫剂主要有对硫磷、科锋杀虫星、高效氯氰菊酯、甲拌磷、辛硫磷、水胺硫磷等,杀菌剂主要有克露、病毒A、植病灵、疫霉灵、粉锈宁、代森锰锌等,除草剂有扑草净等。吕梁市每年农药使用量达600吨,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耕地及农产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1.3畜禽粪便的污染 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面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吕梁市交城、文水两个县就有50多家大中型养殖场,加上农户庭院的畜禽养殖,畜禽饲养量达300余万只(头),年产畜禽粪便20多万吨,形成庞大的污染源。在吕梁市农村生活习惯中,畜禽粪便大多是露天存放或随地排泄,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据近年来的调查检测,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造成部分地区生产的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2 开发利用沼气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
2.1建设沼气可有效解决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 近年来推广的农村沼气建设,将厕所和畜禽舍跟沼气池结合在一起,人畜粪便自动流入沼气池中,经过了厌氧发酵过程,杀灭了病原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畜、禽病原菌的交叉传染过程,减少了人畜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还净化了庭院环境,能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问题。同时,沼气可为农民提供做饭、照明的生活用能、供畜禽舍增温等。一般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平均每年可节约3000千克柴。可以说建造使用沼气池就是间接的植树造林。
2.2沼液替代传统的农药浸种,减轻农药对农田的污染 沼液内含有激素类物质,能刺激作物生长,同时具有抑制细菌、抑制病虫害发生的作用。使用沼液浸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可减轻农药对农田的污染。
2.3施用沼肥,减轻化肥对农田的污染 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根据广西卫生防疫站试验测试,人畜粪便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全氮保存率达114%(敞口堆沤肥全氮保存率仅为68%),其中氨态氮增加20%以上,磷钾没有明显的损失,以沼肥作为农作物的肥源,比直接施用人粪尿和化肥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其增长幅度分别为:粮食作物5%~8%,经济作物8%~16%,蔬菜增产幅度高达20%以上,且在品质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提供沼液15吨、沼渣2.5吨,相当于480公斤碳铵的肥效。沼肥的施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轻了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4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带动了农村能源革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过去农民的生活用能只限于农作物秸秆,薪柴普遍缺乏,老百姓为了解决燃料问题,只能以破坏植被为代价而乱砍滥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施以后,一种清洁、快捷、卫生、优质的沼气走进寻常百姓家,农民再不用为薪柴不足而苦恼,而且改变了过去一到做饭时间,家家生火、户户冒烟的状况,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总之,沼气生态农业是以沼气建设为中心,上联养殖业快速发展,下促种植业优质高效,中改村容村貌,维护生态平衡。随着沼气技术体系的完善,沼气在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农业生产各要素,促进农业生产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李和平 男(1963.1.)高级农艺师 在吕梁市农业环保站工作 主要从事农业环保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电话:0358-822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