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简介 
 
类型:信息技术
打印】【关闭

遥感是通过不与物体、区域或现象接触获取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物体、区域或现象有关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它是一门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遥感信息所具有的多源性、丰富和扩充了常规野外测量所获取数据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使人们能够从宏观到微观的范围内快速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多时相、多波段的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信息并进而为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服务。应用遥感技术于环境调查和监测指导环境评价是获取环境信息和进行环境研究得一种新的信息源和新的技术方法。目前有数十种空间和地面遥感器和遥感系统在运行从而构成一个多手段、多层次得全球性立体探测系统为环境研究发送各种自然的和社会得信息资料入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城市发展、灾害现象等开辟了研究全球和区域能量和物质的分布及其变化研究的新途径。
遥感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具有常规监测技术难以比拟的又是它能够迅速、动态地获取大量环境信息。各种常规手段只能获取点源环境信息而遥感能够提供面域的环境信息提高了精度和效率这对于大范围的研究区域更为明显还能周期性反映区域的环境动态变化。遥感技术的使用能显著节省环境监测与调查费用。卫星遥感资料每景覆盖面积可达几千至上万平方千米一般来说购置遥感影像资料的花费比常规污染监测、调查所需要的费用少得多。利用遥感影像受人为限制少可以获得同步信息信息数据真实、可靠、实用。遥感技术受地形、地貌或地面条件的限制小课迅速提供任意区域或点的环境信息。
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是以传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图像增强和数据处理等科技的重大进步为支持的并使得遥感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对于环境信息的获取来说这些优点可归纳为“高、远、多”三个方面。
“高”是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因而帮助人们跨越交通的阻隔和视野的限制可洞察地面调查的禁区和死角把大面积的环境状况尽收眼底提高了调查的全面性和彻底性。
“远”是指以远离观察对象的方式进行探测因它不接触研究对象本身因而也不损害研究对象及其环境条件保证了获取信息资料的客观性和可高兴这一点对于动态环境监测信息的获取尤为重要和宝贵。
“多”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相、多高毒”的遥感资料获取和“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处理“多点位”成像使人们能对遥感对象进行立体的多角度观察;“多谱段”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已过是能够获取丛紫外、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到远红外和微波等不同波段的地物电磁波信息吧不可见光现象转换为可见的图像或可以运算的数据拓宽了人眼的观察领域二是把可见光波进一步细分为单色光或更小的波段从而能更详细地揭露全色光现象中的细节提高了人眼的观察精密度。这两方面的综合使得遥感资料具有“缩宏”和“显微”的双重特性。“多时相”就是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的重复遥感提供客观现象特别是动态变化现象在时间纬上的演化轨迹。“多高度”是指丛地面、高台、低空、高空以及宇宙空间等不同的高度对地球表层进行遥感还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及其组合的机动性。遥感信息的“多次增强”是指对不同类型的遥感资料进行各种匹配组合及其光学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也就是通过因素的综合和分解数据的运算和交换提高遥感分析的效率和精度。
由于遥感技术对环境系统中能量信息的考察是基于对目标能量流的成分、结构及其时空状态的且通常以三位数据或几何模拟影像表示因此更能全面反映环境信息的综合性本质特点依据这类数据或影像得到的衍生信息显然更能全面反映客观信息的内涵能够提高环境研究的调查能力、效率和详细程度尤其是能够提供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区域性同步或准同步信息。这就丛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环境研究理论和技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演绎法克服了传统环境研究中的诸多局限性为环境现状或质量调查、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措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和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


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