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农业环保大事记 
 
类型:大事记
打印】【关闭

1. 1月8日,杜青林部长到国务院参加了全国环境保护第五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部署“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由温家宝副总理主持,朱镕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创新世纪环保工作新局面。

2. 1月10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对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了表彰,黑龙江拜泉县县委书记王树清因带领全县建设生态农业并取得显著成效而获此殊荣。

3. 1月11日,农业部生态环境处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统计数据库审定会”,审定了生态农业统计的指标及评价指标。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区划所、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业部能源环保技术开发中心、湖北省农业环保站、河北省农业环保站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4. 1月15日-16日,农业部“城市处理水再生回用农业”项目启动工作会议在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召开,四川省农业环境监测站、四川彭州市农业局、甘肃省农业环境监测站、甘肃永登县农业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5. 1月25日-26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高尚宾处长陪同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路明同志到河北秦皇岛参观了垃圾处理厂,并与有关单位讨论如何无害化处理垃圾、生产无公害有机肥的技术及有关措施。

6. 1月26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国务院344号令公布,自3月15日起施行。

7. 2月,由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牵头,全国30个省区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共同参与,完成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四市百县)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书》。

8. 2月7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京分别会见了美国大自然协会亚太理事会理事长、高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逊先生一行,鲍尔逊先生分别向江泽民主席和温家宝副总理介绍了美国大自然协会在云南开展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合作项目的有关情况,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参加了会见。同日,解振华局长在国家环保总局会见了鲍尔逊先生,就自然保护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见后,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大自然协会签署了生态保护合作备忘录。

9. 2月16日-18日,生物多样性大国部长级会议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坎昆宣言》。

10. 2月27日,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主持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与市场准入等政策措施研讨会”。

11. 3月3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生态环境处和成果处组织专家,对1995-1996年湖北、山东、云南、河北及黑龙江五省市承担的《无公害农产品技术与基地示范项目》进行项目论证。专家对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所列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5个省几年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给予了肯定。

12. 3月4日-7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世界银行学院联合举办了“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远程教育师资培训班”,对全国十个省(区、市)的培训师资队伍进行了培训,以便更好地指导和组织好“十五”期间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培训工作。

13. 3月4日-8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亚太地区45个国家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组织和机构的近1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14. 3月7日-8日,在怀柔县召开了部分省区市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处长座谈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副司长主持会议,农业部生态环境处和可再生能源处全体人员出席会议,24个省区市环保、能源站站长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各地2002年的工作思路,研究了全国农业生态环境、可再生能源工作思路和重点。

15. 3月19日-22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和中国植物病理协会植病生防专业委员会等四家社会团体联合主办的“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在苏州召开。

16. 3月24日,在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召开了“全国农业环境质检工作研讨会”,全国大部分农业环境监测站参加了会议。

17. 3月27日-29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与世界银行学院合作,利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卫星远程教育网资源,举办第一期“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远程培训班”。培训班采取卫星远程教学方式,在河南、山东等十省(区、市)18个农业广播学校远程小站同步进行,有关省生态农业办公室、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第二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负责人,以及有关省从事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管理、WTO和国际可持续发展农业等相关知识、现状及分析。共500人多参加了培训,效果十分良好。

18. 4月4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出席中国气候大会。本次大会是我国召开的第一次气候大会,将促进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做出贡献。李鹏委员长发来贺信,政协副主席胡启立作了重要讲话。农业部和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林业局等部(局)作为协办单位出席了会议。

19. 4月11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副司长到国家环保总局参加了由监察部会同13个部委局监察局召开的“关于对国务院《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落实情况联合检查汇报会”,白司长就农业部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落实情况在会议上作了汇报。

20. 4月12日下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处的胡少峰先生进行了会谈,经双方商定,环境署将资助我部开展“甲基溴淘汰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项目”。

21. 4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荣获2002年度“泰勒环境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大陆科学家。“泰勒环境奖”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有“环境科学的诺贝尔奖”之称。

22. 4月15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召开了“甲基溴淘汰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影响项目”启动会,组织了专家就此问题开展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提供依据。

23. 4月15日-17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赴湖南省岳阳市参加了国家环保总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召开的“洞庭湖区洪水易损性评估研讨会”,听取了《洞庭湖区洪水易损性评估》报告,并讨论了降低洞庭湖区洪水易损性的总体战略。

24. 4月17日-18日,“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在江苏省吴江县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副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25. 4月17日-1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部长级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

26. 4月22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召开了中-德合作“中国华北集约化农业环境战略”项目办公室会议,中外双方专家讨论了项目基期调研和启动会等方面工作。

27. 4月23日—26日,农业部专家组一行对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进行了双认证复审工作,经过考核、评审,该中心顺利通过了部级双认证复审。

28. 5月13日-20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与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世界银行学院共同举办第二期“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高级研讨班”。农业部生态环境处派员主持开幕仪式,并做了题为“发展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报告。该培训班由国际国内专家联合授课,培训效果良好。会后与浙江大学资环学院进行了座谈,了解了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情况。

29. 5月16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参加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十五”太湖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联络员第一次工作会议,向会议提交了我部2002年太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计划。

30. 5月19日-23日,中—德合作项目“中国华北地区集约化农业环境战略项目规划研讨会”在山东省惠民县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布置了项目的2003年重点工作分工,德方专家,中方四个技术支持单位专家,山东、河北、天津等3个省级农业环保站及6个县、1个农场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31. 5月27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第五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加入WTO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在京常务理事、顾问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总结了2001年度协会工作,研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措施。

32. 6月3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开展2002年全国重点区域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2]29号),部署开展5个重点城市的郊区蔬菜基地和3个工矿企业污染区的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组织相关省市及有关技术单位,针对基地环境和对应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行摸底调查。

33. 6月5日,纪念世界环境日30周年大型报告会和专题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心芳出席并讲话。

34. 6月5日上午,为纪念6.5世界环境日,农业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长城饭店共同举行“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座谈会”,以进一步加大中国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参加此次座谈会的代表有农业部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于永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总代表Kerstin Leitner女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女士。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组织和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等国家驻华使馆官员以及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应邀派代表莅临此次座谈会,出席会议的还有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会议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牛盾主持。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保护野生植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5. 6月28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出席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联络员会议,28个部委出席会议,21个部委介绍了本部门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情况,农业部生态环境处汇报了我部的相关情况。会议还对即将召开的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上报国务院报告、部际联席会议方案及联络员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讨论。

36. 7月6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参加了上海市农委、上海市科协共同举办,上海农科院组织的“上海科技论坛”,参与了第二次专题“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研讨会研讨,并做了主题为“发展生态农业、防治面源污染,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的报告。

37. 7月10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京主持召开了农业部第二批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审定会,对12个产地环境标准进行终审,部市场信息司质量标准处参加了会议。

38. 7月13日,农业部“城市污水处理回灌农田试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主持了会议,组织专家对四川、甘肃、天津等五省市申报的项目方案、合同进行审定,提出修改意见。

39. 7月15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京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段武德副司长主持了开幕式,张宝文副部长在会上做了讲话。会议介绍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和项目内容,并对项目开展提出了要求。科技部、林业局和各项目参加单位共11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为期三天,会上还进行了交流和培训活动。

40. 8月8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参加了人大法工委、环资委召开的座谈会,对《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了讨论,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综合计划司的有关专家作了发言,对农业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进行了说明,提出相关意见。会后农业部生态环境处代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向政法司写了报告和正式意见。

41. 8月26日-30日,由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农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新时期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监测专业会委员及有关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紧紧围绕WTO与农业环境监测、新时期农业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农业环境和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技术、无公害农产品(包括绿色食品等)开发与监测、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办法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42. 9月5日,宁波市农业环境监测站通过了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

43. 9月6日,农业部杜青林部长签发农业部第21号令颁布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办法》同时在《农民日报》和农业部网站上全文发布。

44. 9月9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召开了“全国5市3区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报告专家论证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中国农业大学等的7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及7个有关省、区、市农业环保站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45. 10月11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方案》(农办科[2002]33号),对2002年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和进度等问题作出了具体安排。

46. 10月11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2]34号),要求各地农业野生植物保护部门提高认识,加强监督管理,实施有效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培训,并随文下发《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配套的四个表格:《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申请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许可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申请表》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审批表》。

47. 10月15日-16日,农业部杜青林部长在宁夏先后考察了吴忠市夏进乳品公司奶业加工及养殖基地、平吉堡奶牛场、贺兰四正胚胎公司等企业。杜部长指出,宁夏光热资源充足,有天然草场4000多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人均耕地和牛奶产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畜牧业大有可为。但必须注重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实现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杜青林部长强调,目前,我国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超载过牧的状况有待根本改观,乱采滥挖等破坏草原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务院最近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畜牧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充分认识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8. 10月15日-17日,“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工作会议”在江西吉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了大会。本次会议农业部首次明确提出各级农业部门应当积极发挥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树立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化发展的“三生”理念,要求把农业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

49. 11月23日-30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缔约方大会第6次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国家环保总局组团参加了本次大会,农业部生态环境处派员出席。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了解《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多项修正案的批准状况;对多边基金的增资问题、受控物质必要用途的豁免及消耗臭氧层物质消耗技术的状况等议题进行讨论。在此次会议上,中方代表团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进行谈判,商讨在我国签署《哥本哈根修正案》后如何争取和利用国际多边基金的资助,以促进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对我国农业进行补偿。

50. 12月6-8日,由山西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组织的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暨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太原举行。

51. 12月13日,农业部、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联合在京召开了“加强剧毒杀鼠剂和高毒农药监管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就进一步强化对违禁剧毒杀鼠剂和高毒农药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52. 12月7日-13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分别在青海省西宁市、湖北省宜昌市组织举办两期农业野生植物技术管理培训班,重点对《农业野生植物管理办法》等法规、相关管理程序和有关基础知识进行了培训,全国31个省市及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示范点承担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53. 12月17日-19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与世界银行学院、农广校共同组织举办了“生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远程培训班”,全国11个省、有关地、县农业环保系统的500多人参加了培训,参加人员获得了世界银行学院、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联合颁发的证书。

54. 12月21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派员赴环保总局参加了UNEP/GEF赠款项目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机制能力建设和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实施项目专家组会议,就项目实施方案等有关问题参加讨论。

55. 12月25日-27日,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通过农业部双认证,至此,全国农业环境监测体系通过部级双认证的监测站达到10个。


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