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对二乙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水源水中的硫化物。
对二乙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硫化物含量低于1mg/L的水源水。此法最低检测量为0.5μg,著取50mL水样,则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亚硫酸盐超过40mg/L硫代硫酸盐超过20mg/L时,对本法有干扰。水样有颜色或者混浊时亦有干扰,应分别采用沉淀分离或曝气分离法消除干扰。
碘量法适用干测定硫化物含量大于1mg/L的水源水。
2
对二乙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2.1原理
硫化物与对位二乙氨基苯胺及三氯化铁作用,生成稳定的可溶性亚甲蓝染料。颜色的深浅与硫化物含量成正比。
2.2试剂
2.2.1硫化物标准贮备溶液:取硫化钠晶体(Na2S·9H20),用少量纯水清洗表面,并用滤纸吸干。称取0.2~0.38用煮沸放冷的纯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临用前制备并标定)。此溶液1mL约含0.1mg硫化物(S2-)。标定方法如下:
取5mL乙酸锌溶液(2.2.5)于250mL碘量瓶中,准确加入10.00mL硫化钠溶液(2.2.1)及20.00mL碘溶液(2.2.10),同时用纯水代替硫化钠溶液作空白试验。各加5mL
1+9盐酸溶液,摇匀,于暗处放置15min。加30mL纯水,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2.4)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1mL
0.5%淀粉溶液(2.2.12),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按式(1)计算每毫升硫化物溶液含S2-的毫克数。
硫化物(S2-,mg/mL)=(V1-V2)×M×32/10…………………………(1)
式中:V1一一空白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一一硫化钠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一一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摩尔浓度;
32一一硫化物(S2-)的克分子量。
2.2.2
硫化物标准使用液:取一定体积的硫化钠标准贮备溶液(2.2.1),加乙酸锌溶液(2.2.5)1mL,用煮沸放冷的纯水定容至50mL,制成1.00mL含10.0μgS2-的标准使用液。此溶液保存于冰箱中,可使用数日,每次使用前充分混匀。
2.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000 mol/L):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0)溶于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加水至1000mL。加入0.4g氢氧化钠或0.2g无水碳酸钠,贮存在棕色瓶内,可保存数月。按下述方法标定浓度:
取碘酸钾(KIO3)在105°C烘烤1h,置于硅胶干燥器内冷却30min,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两份各约0.15g,分别放入250mL碘量瓶中。各加100mL纯水,待碘酸钾溶解后,各加3g碘化钾及10mL溶液(2.2.12),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并按式(2)计算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摩尔浓度。
M=W×1000/V×35.67………………………(2)
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摩尔浓度;
W--硫酸钾的重量,g;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mL;
两次标定结果之间相差不得大于0.2%。
2.2.4
硫代硫酸钠溶液(0.0100mol/L):取经过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2.2.3),用煮沸冷却的纯水稀释成0.0100N的标准溶液。
2.2.5
乙酸锌溶液:称取22g乙酸锌[Zn(CH3COO)2·2H2O]溶于纯水,并稀释至100mL。
2.2.6
氢氧化钠溶液(1mol/L):称取40g氢氧化钠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2.2.7对二乙氨基苯胺溶液:称取0.75g对二乙氨基苯胺硫酸盐[(C2H5)2NC6H6NH2·H2SO4]溶于50mL纯水中,加1+1硫酸溶液至100mL,混匀,保存于棕色瓶中。
2.2.8
三氯化铁溶液:称取100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
2.2.9
抗坏血酸溶液(10%):称取1.0g抗坏血酸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mL。此溶液临用时配制。
2.2.10
碘溶液(0.005mol/L):称取碘化钾40g加纯水25mL溶解,再加碘13g,搅拌使完全溶解,用纯水稀释至1000mL,滴加3滴浓盐酸,盛于棕色瓶中,保存在暗处。将此溶液稀释10倍,即得0.005mol/L碘溶液。
2.2.11
EDTA溶液(0.01mol/L):称取3.7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2N2O8Na2·2H2O)和4.0g氢氧化钠溶于纯水,并稀释至1000mL。
2.2.12淀粉溶液(0.5%):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纯水调成糊状,用刚煮沸的纯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2.3仪器
2.3.1
250mL碘量瓶。
2.3.2
50mL具塞比色管。
2.3.3
125mL磨口洗气瓶。
2.3.4
高纯氮气钢瓶。
2.3.5
分光光度计。
2.4采样
在500mL干净的硬质玻璃瓶中,加入lmL20%乙酸锌溶液和1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注入水样(近满,留少许空隙),盖好瓶塞反复摇动混匀,密封,带回实验室测定。
2.5
分析步骤
2.5.1
直接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样)
2.5.1.1
取50mL比色管7支,各加纯水约40mL,再加硫化物标准使用液(2.2.2)0,0.1,0.2,0.4,0.6,0.8,1.0mL加纯水至刻度,混匀。
2.5.1.2
取均匀水样(2.4)适量(含S2-小于10μg),用纯水稀释至50mL。
2.5.1.3
临用时取二乙氨基苯胺溶液(2.2.7)和三氯化铁溶液(2.2.8)按10:0.5混匀,作显色液。
2.5.1.4
向水样管和标准管各加1.0mL显色液,立即摇匀,放置20min。
2.5.1.5
以纯水作参比,用3cm比色皿于665nm处测定样品和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2.5.1.6
绘制校准曲线,在曲线上查出样品中硫化物含量。
2.6计算
c=m/V…………………………………………(3)
式中:c--水样中硫化物(S2-)的浓度,mg/L;
m--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硫化物(S2-)的含量,μg;
V--水样体积,mL。
2.7
精密度和准确度
3个实验室测定水源水,回收率在95~103%,平均相对标准差为5.6%。
注:含SO32-和S2O32-或其他干扰的水样可用沉淀分离法:
将采集的水样(2.4)吸取适量于50mL比色管中,在不损失沉淀的情况下慢慢吸出尽可能多的上层清液,加纯水至刻度;同2.5.1显色、比色。
同一实验室测定水源水,硫化物含量在0.08~0.2mg/L的平均回收率为97.5%,相对标准差为6.2%。
②混浊、有色或有其他干扰的水样,可采用曝气法:
用硅橡胶管(或用内涂有薄薄一层磷酸的橡皮管)将各瓶连接成一个分离系统。
于洗气瓶中加入适量水样加纯水至50mL,加2mL
EDTA溶液(2.2.11)、2mL抗坏血酸溶液(2.2.9)作抗氧络合剂。
经分液漏斗(3)向样品中加5mL
l+l盐酸,以0.25~0.3l/min流速通氮30min,导管出口端带多孔玻砂板,吸收液为约40mL煮沸放冷的纯水,内加1mL
EDTA溶液(2.2.11)。
取出并洗净导管,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后加1.0mL显色剂(2.5.1.3),比色定量。
经5个单位验证,用硫化物分离装置测定水源水中硫化物含量在0.08~0.2mg/L时,回收率在86~93%,相对标准差7%左右。
3
碘量法
3.1
原理
水中硫化物与乙酸锌作用,生成硫化锌沉淀,将此沉淀溶解于酸中,在酸性溶液中,硫离子与标准碘液反应,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碘。
3.2
试剂
3.2.1
氢氧化钠溶液(1mol/L:称取40g氢氧化钠(NaOH)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2.2
碘溶液(0.0125 mol/L):由1.2.10碘溶液稀释。
3.2.3
浓盐酸。
3.2.4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25 mol/L:由2.2.3贮备液稀释。
3.2.5
淀粉溶液(0.5%):同2.2.12。
3.3
仪器
3.3.1
250mL碘量瓶。
3.3.2
25ml滴定管。
3.4
采样
同2.4。
3.5
分析步骤
3.5.1
定量移取混匀的水样,用滤纸过滤,以纯水洗涤纸和沉淀物。
3.5.2
将沉淀物连同滤纸置于250 mL碘量瓶中,用玻棒将滤纸捣碎,加50mL纯水及10.00mL碘溶液(2.2.10)(应保持有碘的颜色,如碘溶液褪色应定量补加)。另取50mL纯水和滤纸作空白试验。
3.5.3
分别加入5mL浓盐酸(3.2.3),暗处放置10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3.3.4)滴定过量的碘,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溶液(2.2.12),继续滴定至蓝色刚消失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的用量。
3.6
计算
硫代物(S2-,mg/L)=(V1-V2)×M×16/V3×1000……………………………(4)
式中:
V1--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V2--水样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V3--水样体积,mL;
M--硫代硫酸钠摩尔浓度。 |